【肺部結節該怎麼辦?這種肺結節惡性機率高】
每年冬季和春季是空氣汙染的高峰!持續吸入汙染的空氣會帶來肺癌、慢性肺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這兩年因為新冠肺炎,提升了民眾對「肺部健康」的關注,然而早在疫情前,台灣的肺部疾病就很嚴重,「肺癌」更在國人十大死因中蟬聯17年的第一名,肺癌發生率則在亞洲排名第2。
安南醫院加護病房主任何建輝醫師表示,每年冬季由於東北季風的影響,將境內汙染源從北部吹向南部,導致中南部有些縣市雖是以發展農業為主,空氣汙染卻很糟糕,春季也有相同的狀況。跟國際相比,台灣的空汙程度比日、韓以及歐美都高出許多。
國衛院與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等學者共同合作,研究回顧1995年到2015年逾37萬名肺癌患者的資料,發現高屏地區的肺腺癌(肺癌的其中一種)年增加率是北部的15倍以上,且患者餘命較短。而根據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針對台灣空污濃度再匯入所得、教育程度、死亡率 推估发現,空氣污染暴露與地區社會經濟條件確實存在空間分布上的高度關聯。前50個空氣最差鄉鎮都集中在彰化以南,如同「空氣窮人」!
在本土連續劇《台灣霹靂火》飾演反派而家喻戶曉的演員秦楊,在戒菸16年後,2019年健檢時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並結合AI輔助判讀,發現右肺長了0.2公分的肺結節;2021年因咳嗽嚴重,檢查後發現竟又多了兩顆結節,分別是0.16和0.21公分,擔心變異,所幸後來報告顯示癌指數正常,但仍須定期回診追蹤。
一般民眾以為「戒菸了就不會罹肺癌」,何建輝醫師特別說明,戒菸15年以上,致癌機率才會降到與一般人相同,但曾對肺部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是不可逆的,而且還需考慮個人因素,基因、家族史等。在秦楊的案例中出現的「肺結節」,一般分成毛玻璃、半實心結節、實心結節;「毛玻璃」是對形狀的形容,可能良性也可能惡性,通常良性機率較高,如果發展成較實心的「結節」,就需提高警覺。良性結節可能為良性腫瘤或肺部發炎、過去發炎所遺留下來的疤痕組織,如肺結核造成的結核瘤;而惡性結節的發生率占所有結節的1~2%,即惡性腫瘤。
大小在0.8公分以下的結節只需定期追蹤,但超過0.8公分以上因惡性度高,建議積極治療。它可以是良性的病變,如肺結核、器質性肺炎、血管瘤等,但也可能是所謂的早期肺癌。何建輝醫師強調,民眾不須太過憂慮,0.8公分的結節還不到一期,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但若是四期甚至末期才發現,存活率可能會低到三成甚至一成。
【這種肺癌遺傳機率高 揪出早期肺癌哪種檢查最有效?】
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排名第2、全球第15,2020台灣十大死因,肺癌蟬聯17年冠軍,半數肺癌患者是不吸菸的。廣播主持人蕭彤雯也確診肺腺癌零期,雖已開刀治癒,但一度在打給女兒的告別信時情緒潰堤。幾乎所有的肺癌患者都問醫師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會得肺癌?」
安南醫院加護病房主任何建輝醫師表示,第一是否有癌症基因,第二是外在環境,例如抽菸或油煙,甚至空汙。第三則是職業,例如長期接觸礦物微粒的礦工、石綿工、裝潢工人,容易接觸到致癌物質,造成肺部產生不等的發炎,發炎久了就會產生癌症的病變。癌症的病變一開始是毛玻璃或結節,接著越長越大,進展到第三期、第四期甚至末期。由於病情進展速度每個人不一樣,醫師會根據病人的風險評估,半年或三個月回來追蹤,假設風險更低或毛玻璃狀、結節很小的時候,則會建議一年追蹤一次。
有些女性雖不抽菸卻被診斷出肺腺癌,例如藝人蕭彤雯、寶媽、陳文茜、市議員鍾沛君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分類,肺癌主要可分「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小細胞癌和抽菸關係密切,惡化速度非常快,通常發現時已是第三、四期,兩年存活率不到10%;但大部分的肺癌屬於非小細胞癌,除了一般人較常聽過的肺腺癌,還有大細胞癌及鱗狀上皮癌。其中鱗狀上皮癌跟抽菸較有關係,抽菸久了會導致罹此癌的比例上升。由於現在人抽菸的較少,鱗狀上皮癌逐年下降,現在更常見的是「肺腺癌」。何建輝醫師說明,肺部的肺泡是一個腺體,如果長期受到外界刺激、接觸致癌物質,或本身有這樣的體質,就可能罹癌。例如亞洲許多女性不抽菸,但仍罹患肺腺癌,榮總之前曾做過研究,發現可能跟煮飯的頻率或煮飯時有無開抽油煙機有關。
如何早期檢查出肺癌?預防醫學中心院長洛桑加參表示,高風險族群例如:常抽菸、住在中南部空汙較嚴重的地區、常煮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的輻射劑量約為傳統電腦斷層的3分之一,對於肺結節的篩檢敏感度極高,但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因為肺部和乳房是腺體,對輻射較為敏感,且有偽陽性的可能。台中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曾健華等人統合分析19篇國外文獻,發現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的陽性預估率(最後確診為肺癌)估計只有約6.4%。換句話說,高達九成三的人收到的是「假警報」,最後確診不是癌症(即偽陽性)。不斷篩檢及追蹤,輻射風險難以估量,篩檢後的處理與追蹤才是重點。
【LDCT+AI判讀】
低劑量電腦斷層是目前國際公認肺癌篩檢最有利的利器,然而上百張影像中,血管組織與結節影像看起來很近似,常干擾醫師判讀。如今已有AI輔助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偵測,幫助醫師更快、更清楚地判讀影像!透過AI演算法,將其中的血管去除,只保留可能的結節在處理後的影像中,輔助判讀,0.15公分的結節就能揪出。在美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可以提升醫師判讀的準確率達到95%以上,並且加快醫師判讀速度26%以上。另外也有醫院以超過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對於偵測0.06公分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並自動排序高風險肺結節及回饋特徵資訊,目前正持續累積資料庫精進AI系統,可提供醫師做為臨床診斷參考的重要意見。
2019年Google利用深度學習AI模型來檢測肺癌,偵測率較放射醫師更高。該AI模型使用來自約1.5萬名求診者的4.2萬張胸部斷層掃描來「訓練」辨識能力,其中有578名在一年內罹患癌症,這些資料來自於美國衛生署(NIH)於2002年進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研究,藉此AI模型可以不靠人工參與,預測肺部惡性病變,在6716個測試病例中,檢查出微小惡性肺部組織的準確率達到了94%。
現在的醫療科技、檢測工具已十分進步,何建輝醫師呼籲,肺癌高風險族群,例如:大於50歲,同時合併抽菸包數乘上抽菸年數超過30,或家中有癌症病史,建議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由於這項檢查是自費健檢的性質,因此並不建議所有人都做,以免揪出太多偽陽性導致人心惶惶。目前還是建議高風險族群,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大降低致死率。
【出現這些症狀 當心肺癌轉移癌已上身】
江姓女子任職於房仲業,她在接待1名前來買賣房屋的醫師時,被這名醫師發現她的手部末端腫大,類似「杵狀指」,表示肺部可能有問題,而且江女還有咳嗽、發熱等症狀,於是醫師建議江女去醫院檢查。江女檢查後被發現肺部長了1個4公分左右的腫瘤,診斷是罹患了肺癌中期,於是醫師手術切除。
安南醫院加護病房主任何建輝醫師指出,杵狀指代表身體長期缺氧,無論心臟或肺部都跟氧氣交換有關,所以手指圓胖暗示身體已經缺氧一段時間(無特定哪根手指,腳趾則無此情形)。杵狀指常見於慢性抽菸的老病患、有慢性肺阻塞、心臟有問題、心房中膈有些缺損等狀況,手指就會有這樣的表現,不一定是癌症。如果對此有疑慮,建議找醫師諮詢,醫師會根據X光片及其他致癌因子做綜合性的評估。
肺癌初期通常症狀不明顯,有些症狀容易和感冒、氣喘搞混,但瞭解肺部的「求救信號」,有助提高自我警覺,察覺早期症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何建輝醫師提醒以下肺癌警訊,包括:
(1)慢性咳嗽咳的時間大於8週又一直都沒好,已經看了好幾家診所症狀都沒改善。
(2)咳出來的痰有血絲甚至血塊,可能是肺結核或嚴重的發炎,或咳太久咳太用力,小血管被咳破了,但最怕的還是這是癌症。
(3)如果走在平地上,或爬一、兩層樓就會喘,甚至有咻咻咻的喘鳴聲,表示氣道有問題。
(4)喘同時伴隨胸悶、胸痛,而且無論何時都有胸悶胸痛的情形,也應該進行檢查。
(5)有些老菸槍或長期卡痰而聲音沙啞,
但如果聲音沙啞不是穩定的、是突然如此,就應該找耳鼻喉科或胸腔科醫師看一下喉嚨上半部或聲帶有沒有問題,更嚴重的話可能還暗示了癌症的可能。
除了上述警訊,肺癌也是個容易轉移的癌症,導致其他器官部位出現病變。一位82歲的阿婆有慢性病病史,固定就醫按時服藥,原本生活都能自理,然而過去半年食慾越來越差,記憶力也變差。最近甚至認不出家人,每到接近太陽下山時,阿婆便出現幻聽幻視的情形,脾氣變得暴躁易怒。兒子覺得她可能失智了,於是帶到神經內科就診,抽血結果沒有明顯的異常,但腦部電腦斷層發現1顆近2公分的腫瘤,腫瘤附近引起腦水腫,因此立即住院再仔細查,發現阿婆不是單純的失智症,而是肺部已經有數顆腫瘤,已經轉移到腦部。
何建輝醫師表示,肺癌常見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頭、肝臟及腦部。如果骨關節疼痛不是常見關節炎的位置,或看了多次疼痛科、復健科、家醫科,用了止痛藥後未獲得明顯改善,就要懷疑是否有其他問題造成骨頭疼痛,甚至進一步檢查是否是癌症引起的骨轉移,如果是,就要找出癌症到底在哪裡,才能對症下藥的治療。
【肺癌=最惡霸的癌症 肺癌易轉移 死亡率高】
不吸菸也得肺癌,家族病史是肺癌另外一個重要的風險因子,也就是遺傳。吳家七口,三姊妹竟發現在數年內同患肺腺癌,萬芳醫院更深入研究肺癌家族史患者,發現8成都是二等親,顯見肺癌家族史是高危險族群。
65歲吳女士,父親早逝於肺結核,母親在2002年時死於肺腺癌,自此,她定期照X光檢查。2014年她的大姊感冒咳嗽一直未癒,到醫院檢查,發現肺部長東西,但檢查結果還沒出來,吳大姊就過世了。三位家人因肺部問題過世,提高吳女士的警覺,加上常常背痛,更令她懷疑是否肺有問題?因此她到醫院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萬芳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林洧呈指出,檢查結果發現吳女士的左肺下葉有2.7公分毛玻璃狀的病灶,經微創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診斷為是1A期肺癌腺癌。吳女士住院手術期間,吳二姊常來照顧,也擔心起自己的肺,於是主動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她的肺部有1公分結節,雖然沒有任何不好的跡象,但醫師以其家族情況建議切除,切除後發現她屬於早期肺腺癌。之後兩位弟弟也至醫院檢查,目前一位弟弟初步檢查已有狀況,正進一步檢查中。吳女士也要兒女密切注意肺部健康。吳家七口,三人因肺疾而逝世、四人皆罹患肺腺癌,一人待追蹤。吳家的女性,包括吳媽媽與吳家三姊妹無一倖免肺腺癌,吳女士、吳二姊因早期發現得以存活。
預防醫學中心院長洛桑加參表示,目前研究顯示,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發生率非最高),因為肺癌發現時大部分已經三、四期、已經轉移了,加上肺癌中的小細胞癌存活率也很低,但若能早期發現,在肺癌初期或原位癌、一期時就揪出病灶,存活率高達九成。
根據歐洲一項研究,比較肺癌、乳癌、大腸癌及攝護腺癌的癌轉移器官,以及與時間之間的關係,發現乳癌發生轉移的時間相對拉得較長,但轉移的器官多,包括骨頭、肝、肺、腦部等;大腸癌轉移時間同樣較長,會轉移至肝臟及肺臟,器官明顯較少;攝護腺癌則是一個長期的癌症,時間長且只會轉移到骨頭。相較於前面三者,肺癌的轉移最快、轉移器官最多,短時間內就會轉移至肝、腦、骨頭等部位。
洛桑院長說明,家族中的近親如果有人因為抽菸而罹患肺腺癌,那麼其他成員罹患肺腺癌的風險要比一般人高出14倍。所以如果有家族性遺傳,建議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另外戒菸、定期清理家裡的油煙也很重要,環境和生活習慣都要改變。
安南醫院加護病房主任何建輝醫師提醒,現在有長新冠(Long COVID),也就是感染新冠肺炎後產生長期的後遺症,假設重症痊癒,但肺部的纖維化已經造成,氧氣的交換能力已經下降;如果當時肺纖維化面積很大,就會長期面臨需要氧氣,並出現杵狀指的情形。因此民眾還是要小心,千萬別因為Omicron病毒沒這麼毒就掉以輕心。預防空汙帶來的危害,手機可以下載「EdiGreen 空氣盒子」APP,出門前先看一下今天的空氣品質是綠色的優良,還是黃色或橘色的有害,甚至是紫爆,提醒自己出門時要不要戴口罩、適不適合做戶外的運動等。
相關文章建議閱讀【頭號「癌症」殺手不可輕忽! 「肺阻塞」注意痰咳喘!】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