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是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的縮寫。
[No means No]科普性平文 本文探討「定性」測驗(ex:免疫法 ELISA)與 「定量」測驗(ex:質譜儀)的差異!
剛剛6/20晚上新聞出來,板橋的幼兒園4位經初步免疫法(定性)測驗有微量檢出的學童,在送北榮質譜儀(定量)後卻都翻盤成「未檢出」,以及稍早的汐止BZD質譜儀也是「未檢出」,反觀某號稱毒物專家的「博士後」(不是博士,只是研究員的職稱)信誓旦旦說BZD/巴比妥的免疫法應該零檢出,否則應該視為陽性(殘留),一般民眾應該覺得很錯亂,如果何醫師沒仔細複習當年的分子生物應該也會被某專家騙到,其中的貓膩其實就是某專家誤用「定量」的判讀方式去解讀「定性」的檢驗。
為了讓民眾輕易的了解兩者的差異,再此打個比喻,「定性」檢測好比是「好感度」,會跟進行檢測物質(抗原)與試劑內抗體的親和力,而有數值的高低,好處是只要微量就可以檢測,而且費用便宜,缺點就是容易受類似的物質干擾,而且無法確定正確的數量。「定量」檢測則是根據物質實際的去做認定,確實地數出到底有多少個物質,例如:我手上現在有10個十元硬幣。
因此,容易有類似物質造成"定性"檢測「偽陽性」的可能,但即使無該項物質,檢測數值不會是必然是零,因為測得是親合度,而不是絕對值,所以某毒物專家就是在這個地方表錯情,錯誤解讀"定性"檢測的報告,明明ELISA(免疫法)告訴大家他好感度(64ng/ml)沒有達到陽性的閾值(200ng/ml),應該解讀為陰性,她明確告訴你「No means No」,某毒物專家卻一再用定量分析來解讀成「No means YES」實在令筆者哭笑不得,還好北榮的質譜儀(定量)直接告訴我們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懷疑的管制藥物在報導中的幼童身上檢出,直接用科學證據(同時很貴,一次要上萬)紮紮實實的幫我們上了一堂「科普性平」課程!
結論: Stop Racism ELISA Anymore, Because 「No means No」!
PS:06/21只有短期尿液/血液質譜儀結果,中長期的頭髮質譜儀結果還未出爐,請持續密切關注發展。
PS2:06/29補充:板橋/汐止全數幼童,在可以測3-6個月內有無用藥的「毛髮質譜儀」均檢驗陰性(未檢出),已經證明整起為缺乏藥物檢驗知識的烏龍事件,而質譜儀的確驗出許多本文中提到的常見感冒藥💊***
線上預約掛號由此(不提供藥毒物檢測諮詢):
コメント